文星书院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二战: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> 280、【人物篇】斯大林12

280、【人物篇】斯大林12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【人物篇】斯大林12:他是如何拿捏波兰的?

当前线将领和部队感受着一个个胜利喜悦时,斯大林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国际关系。1939~1940年期间,斯大林出兵波兰、芬兰、波罗的海沿岸和罗马尼亚是为了建立一条战略防御缓冲区。按照俄国人的理解,这些地区都是昔日沙俄的领土,苏联人只不过是将属于自己的东西拿了回来。1941年冬季反攻期间,他对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讨论战后问题时,其诉求也仅仅是希望西方能够承认1941年6月时的苏联西部国境线。

而到了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,斯大林的胃口开始变大了。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、土耳其控制的黑海海峡,甚至远东的大连港和旅顺港都是苏联人感兴趣的地方。除此之外,在和英美同行接触的过程中,他也逐渐意识到,成立一个能够有效取代“国际联盟”并被大国控制的组织势在必行。

1944年初,在结束德黑兰之行后,苏联内部就开始讨论“建立新的国家安全组织”的计划。作为“和平条约与战后秩序委员会”的主席,李维诺夫给自己的顶头上司莫洛托夫递交了一系列报告,并逐渐完善了自己的观点。

其实把李维诺夫后面的观点说得直白点就是三大国划分好势力范围,规定美英苏三国在其中的利益分配方案,从而实现世界的稳定。李维诺夫还主张削弱战后法国的地位,这样一来苏联在欧洲大陆将会有更大的话语权。

在内部讨论时,众人普遍赞同加入这个国际组织,但李维诺夫提出的“划分区域”遭到了反对。苏联驻日本大使(两国在二战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外交关系,直到1945年8月初苏联对日宣战)雅科夫·马利克指出了其中的问题:区域划分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分成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和美洲四大块。如果是这样美国可以参与三个(亚洲、欧洲和美洲),英国可以全部参与,而苏联只能参与欧洲和亚洲。所以苏联有被排斥和边缘化的风险。

1944年8月,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郊区的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,共同商讨成立国际安全组织的筹备工作。会议开始前,斯大林为此次会议定下了基调:不提出划分势力范围的议题;同意法国列为未来安理会的成员(英国希望法国的加入可以在欧洲大陆制衡苏联,但斯大林认为法国也可以反制英国)。同时苏联提出不参加任何与中国有关的正式会谈,理由是苏联仍然跟日本保持着正常关系。

罗斯福对斯大林的提议表示理解,于是会议分成了两个阶段,8月21日至9月28日,美英苏三国代表团首先讨论。在苏联人离开后,中国再同英国和美国商谈。

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可以视为成立联合国的实质性起点。这次会议成果斐然,但在一些关键的细节问题上三方存在分歧,而且没能达成一致。比如苏联方面坚持大国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拥有“一票否决权”,而美英方面认为:当大国自身陷入冲突时,就不能行使这项权力。

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原本是秘密召开的,但媒体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,尤其是三国争论的问题,成了报纸上热议的焦点,甚至传出三大国不和的消息。斯大林倒很坦然,他在1944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:“有人说三大国之间在某些关于安全的问题上有分歧。分歧当然是有的,而且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也会出现分歧。令人惊讶的不是存在分歧,而是分歧是如此之少,而且它们通常都是由三大国本着团结一致、协调行动的精神解决的。重要的不在于有分歧,而在于这些分歧并没有超出为了三大国的团结而可以容忍的范围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斯大林在这段时间又拾起了意识形态问题,而在过去两年多,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他更愿意用国家概念代表苏联这个整体。橡树园会议结束不久后,他在跟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成员谈话时说:“三国同盟是建立在以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、以苏联为另一方的妥协的基础上的,这就是在目标和看法上存在某些分歧的根源。不过相对于对德战争和在欧洲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个根本性的问题,这些都是次要的。像任何妥协一样,这个同盟的内部在某些方面也有冲突,但是还没有出现任何足以破坏这个同盟的基本性质的威胁。至于当前的具体的事态发展,每个同盟国都有自己的观点。”

由此可见,经过苏德战争的磨砺,斯大林对意识形态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。他对“伟大的同盟”未来前景是乐观的,苏联和西方似乎也找到了一把合作共处的钥匙。

众所周知,二战和冷战就像戏剧一般几乎无缝衔接,昔日的盟友一下子就变成了可怕的威胁。其实早在二战末期,大国间就已经开始了相互猜忌和诋毁。起初就像斯大林说的那样“没有破坏这个同盟的基本性质”,但随着一个个“黑天鹅”事件的发生,双方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受到了冲击,最终倒向战后对抗。

1944年6月,苏军以四个方面军240万人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,目的是围歼德国中央集团军群,并解放白俄罗斯全境。很多人都认为这次战役苏军取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