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星书院
会员书架
首页 >游戏竞技 >塞音老仙闹大明 > 第4章 他大舅

第4章 他大舅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“仙人回来啦!”

回到刘家堡,乡邻们各种问候。

这些年眼看着刘学勤的道场发达了,虽说他很少人前显圣,但毕竟还是有些神异处被大伙儿看在眼里,逐渐也就生出了敬畏心。

刘学勤羽扇一挥,后面那些外门弟子就散了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外门弟子的管理向来如此,每月有五到十日休沐。之所以作出这种安排,是因为刘学勤教给他们的学问与日常生活、生产息息相关,少不得与世俗打搅。

相应的,外门弟子的月俸是从五百文起步,是内门弟子的四分之一。

下山带着这些弟子也不完全为了排场,也算是一次拉练,从道场到刘家堡可是有七八里山路呢。

才进自家院门,一个高颧骨,黑瘦的男人从茶桌前站了起来,笑着快走几步迎了过来。

“大舅,我算准了你今儿过来,这不颠颠地赶回来了。”

支应了大舅几句,刘学勤便跟爹娘见礼。

自从觉醒宿慧,称宗做祖后,他跟娘老子便以现代人的方式相处,从来不尊古礼,根本是平等的做派。

这种情况在大明是可以告他忤逆呢,官府乱棍打死都可以。可谁教他是仙人呢,爹娘只好捏着鼻子认了。

刘学勤觉得孝文化简直是个毒瘤。

不是说子女不该敬重父母,承担为其养老的责任,而是古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在“孝”里面夹带了太多私货。

儿子继承老子全部的财产和声望,当然可能还有债务,就要完全接受父母对自己命运的安排。

乍一看,还是比较公平的。可是别忘了,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。

一个家庭还有次子(女),庶子(女),继承顺位越往后,所得越少,但尽孝的义务却是不少的。

最可怕的是孝文化对子女们行动的限制,一个是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,另一个就是朝廷的【丁忧制度】。

试想一下,父母在的时候,子女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不让他们出去闯荡,增长见识和阅历,一个个跟老莱子似的,七十多岁还承欢父母膝下,何等荒谬?

明朝的海瑞名声很好,可是他三十多岁和母亲住一个屋,因为母亲不喜欢,他就休了几任勤勤恳恳,没有过错的老婆,还把自己七岁的女儿活活饿死。

孝死了。

反观北方的蒙古,因为有幼子守灶(继承财产)的习俗,所以才有了后来两次【长子西征】。

虽然是野蛮残暴的征服,可他们也成功地将蒙古人的基因传遍世界。

西方的继承制度与种花家类似,但他们给了次子们自由,大多数次子是需要自谋生路的。我们耳熟能详的鲁滨逊,就因为是次子,所以才被老父亲从家里赶了出去,才有了后来令人惊心动魄的荒岛漂流故事。

而不久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,何尝不是次子们充当了时代的先锋?

刘学勤不可能对抗一个时代,他仅仅能做到禁止教众缠足。

士绅中对此事颇有非议,但刘学勤的回怼也相当给力:

【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可毁伤,孝之始也!】,他用【孝经】开篇语说明了缠足是自残行为,是大不孝。

用魔法打败魔法,很多人识趣地闭了嘴。甚至有些以孝闻名的人听进去了,觉得言之有理,让自家媳妇女儿放了脚。

“咳!”

书房里传来重重一声咳嗽,刘喜贵将手里的【神仙传】摔在桌上,然后扒窗户缝向外偷看。

“唉哟我的仙人哎!”

母亲马宝梅身上有一半白水羌的血统,在外泼辣强势,但和刘喜贵打了多年配合,知道这是提醒自己上场了,顿时抓住儿子的手,眼圈先红了。

“你自顾在山上修仙,先不说这堡子里多少事不管,撂给老娘一妇人操心。你如今也是当大(西北方言,爸爸)的人呢,老婆娃着了一堆,都跟我这里放着,好歹你每月看顾一回,我跟你大也算没白生你一趟!”

话音刚落,院子里那几个颇有姿色的少妇,和五六个怯生生的孩子,仿佛是得了指挥的演奏家,同时奏响了交响乐。

刘学勤脑子里嗡的一下,心说这家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。

这古代男人结婚都早,特别他老刘家两代单传,爷爷刘鸷去世前就恨不得给刘学勤说一房媳妇。

自从成了大仙之后,他就放飞自我了。但是来自世俗的压力太大(马宝梅控制着经济命脉),作为收购哈拉沟铁矿的py交易,他捏着鼻子和马宝梅达成妥协。

先纳妾生子,但老婆孩子要在山下生活。开什么玩笑,他可是以身许给塞音神教的,成天老婆孩子像什么话?

从十九岁开始,他每年纳一房妾室,不知不觉间,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爹了。此番境遇,与他前世至死还是童男的悲惨命运判若云泥!

但他内心一直是孤独的,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